6月11日下午,第四十期“明湖讲谈”在图书馆747会议室成功开讲,主讲嘉宾冷天明先生给现场近百名师生做了一场主题为《生活是雕塑创作的不竭源泉》的精彩分享。
冷天明,2001年师从雕塑大师钱绍武先生,2006—2007年清华大学访问学者。民盟中央美术院常州分院副院长,研究院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新文艺群体委员,江苏省雕塑家协会常务理事 ,常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州市雕塑家协会主席,常州大学产业教授、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江苏理工学院、刘海粟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特聘教授,常州画院特聘画师,常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
冷天明先生一开场非常谦虚,告诉同学们,因为时代的原因,自己并没有上过大学,人生的阅历、生活的积累是他从事雕塑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
接着,冷天明先生详细介绍了雕塑作品《晚风》的创作过程。为了给五位老人做雕塑,为了吃透每位老人的特点,冷先生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收集素材。要利用大量的时间跟每位老人做交流,从而发现每个人的特点;给每位老人从不同的角度拍照片,仔细揣摩肖像特征点;雕塑完成后,还邀请老人的老伴和家人来评判,只有最亲近的人认可了,雕塑作品才能算达到形神俱备。
冷天明先生给现场同学展示了他的各种雕塑作品,分享了每件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有的故事感人,有的故事有趣,有的故事难忘。冷先生对同学们说,从事艺术创作的过程不仅仅是技艺的表现,也是情感的流露,更是创作者生活态度的展现。艺术不是空中楼阁,艺术一定是来自于生活,如果没有生活,也就不会有艺术。
在互动交流环节,有学生问到,为什么冷先生从装修行业转到雕塑艺术,冷先生回忆说,当初为了圆自己的大学梦,想去中央美院进修,但因资金匮乏,于是开了装修公司,不仅帮助自己圆了大学梦,也让自己有可能以“商”养“艺”。还有同学提到,在艺术设计中把握不住颜色的配合,冷先生建议,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要结合当代人的审美,结合环境的意义。
最后,明湖书社指导老师张老师总结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也是唯一的源泉;艺术源于生活,也通过人的创作而升华。
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本学期最后一期的“明湖讲谈”活动圆满结束。
(明湖书社 黄加辰/文 丁悦/摄 图书馆 毛文杰/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