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6日下午,第二十二期“明湖讲谈”在常州工学院辽河路校区图书馆140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期的主题是“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主讲嘉宾是苏州大学杨旭辉教授,120名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
杨旭辉,常州溧阳人。文学博士,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宣部“学习强国”慕课平台主讲教师,教育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评审专家,教育部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书香苏州”代言人,被评为中国“二十佳读书人”荣誉称号。
一开场,杨教授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用大学生耳熟能详的诗词作为切入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分为“宏观层面的整体把握”和“微观层面的文本细读”两个方面,并且用“眼明手辣,心细胆粗”八个字加以精简概括。
在“宏观层面的整体把握”方面,杨教授提出要确立文学的“三态”视野,即文学形态、文学心态与文化生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三态”视野的确立,可以让我们把诗词放在诗人的创作心境和时代背景下,更准确地理解诗词的内涵。杨教授例举了盛唐、中唐、晚唐时期的诗人对夕阳的不同表达,体现了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社会经历、不同人生志向、不同人生态度下,诗词展现出的不同的情感。
在“微观层面的文本细读”方面,杨教授给同学们提了四条建议,要做到明了背景、准确训释、了解声律、感悟生活。
杨教授思维活跃,语速极快,表达一气呵成几乎没有停顿,杨教授的博学以及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也深深感染了全场同学;兴之所及,杨教授即兴用普通话、唐调吟诵了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磁性的嗓音,婉转的韵律,配上杨教授深情的演绎,让同学们为古典诗词的魅力折服,现场气氛也达到了高潮。
在互动环节,杨教授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并指出,我们的生活需要诗词,无论学习什么专业,都不能阻挡我们对古典诗词和文学的热爱。杨教授还鼓励大家可以多进行文学创作,在实践中去感悟、去提高。
(明湖书社 马琦睿/文摄 图书馆 毛文杰/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