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晚,第三十七期“书影相随”活动分别在辽河路校区图书馆多功能影视厅和巫山路校区图书馆402报告厅同时举行。本期展播影片是《死亡诗社》,由33交通祝祥钧、21小教四李艳婷两位同学分别担任本期串讲人,共有25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影片《死亡书社》于1989年上映,由彼得·威尔导演执导,罗宾·威廉姆斯和罗伯特·肖恩·莱纳德领衔主演,曾获得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第43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影片、第16届法国凯撒奖最佳外国电影、第43届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外国电影等多个奖项。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所有的精髓,把非生命的一切全都击溃,以免在我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这是一部关于自由与浪漫的电影,是一部向教育桎梏反抗的挑战书,它赞扬了人天性的浪漫,宣扬自由,摆脱束缚,做好自己。
观影后的讨论环节同样精彩。影片反映的虽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但教育问题对于同学们来说感同身受。有的同学说,电影的结局虽然不理想,但基丁老师教给学生们的追求本心、追求浪漫的品质却永不会凋谢。“Oh , captain, my captain!”,这一声声留别,饱含了对老师的不舍;有的同学说,基丁老师以独到的见解去解读诗文,用诗文表达自己的看法,用诗文影响身边的人,哪怕面对外界的重重干扰,他依旧满面春风地迎接生活,他才是当之无愧的时代诗人;还有的同学说,其实我们大部分人渴望自由,渴望勇敢去爱,做自己所愿,但是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我们逐渐淡化了、麻木了,以至于步入了自我设置的思想牢笼之中,我们需要的就是改变。
诗不在书页上,在脉搏里,在唇齿间。饱含激情,充满热爱,高歌以行,行无所畏。祝福同学们,但愿:纵使荆棘环闭,梦想依旧盛开。
推荐书目
书名:《爱弥儿:论教育》 作者:卢梭(法) 译者:李平沤
索书号:G40-09/29:1 G40-09/29:2 馆藏地:社科阅览区二(辽河路校区)
推荐理由
该书是一本夹叙夹议的教育小说,书中以富家孤儿爱弥儿为主人公,论述了男子的教育改革,批判英国旧教育的荒谬腐朽,并提出新教育的原则和理想。并且借爱弥儿未来妻子苏菲的教育,论证了女子教育的革新。全书反映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述性善论。其思想对后世许多教育家都有启发和影响。该书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系统提出了新的儿童教育观,从而在教育史上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卢梭在书中提到:“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实现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与之对应的教育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在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感官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卢梭非常注重符合自然的原则,强调身体与心灵的协调发展,强调学习与运用的统一,强调对学生的崇高的美德、朴实的作风、批判的精神的培养。所以,新时代的青年们,去吧!冲破樊篱,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吧!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吧!去追求自己心之所向的人生吧!
(明湖书社 江宏峰 黎柏超/文摄 图书馆 毛文杰/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