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会带来思考方式的转变,拓展我们的视野,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亲爱的新生朋友们,进入大学之后,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和选择机会,读书还是不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应该是大家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新生入学季,图书馆向广大新生推荐下面一起书籍,希望大家充实而愉快地度过各自的大学生活。
1.《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覃彪喜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索书号:G645.5/61
馆藏地:社科阅览区二(辽河路校区)书库二(巫山路校区)
作者简介:
中国最受大学生欢迎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专家之一。1980年生于湖南隆回,2002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先后担任大学教师、房地产策划师、IT项目经理。现任深圳市鸿儒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去木取贝网首席执行咨询师。著有《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求职,从大一开始》《爸爸的寓言》等书。
内容简介:
作者以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同时也是一名中国高等教育民间观察者的身份,结合自身求学、求职和创业的经历与思考写就此书,全面探讨了与大学生涯相关的26个重要话题。在上册中,该书不但更深入、更严谨地论述了“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职业规划的方法与路径”等在旧版出现的话题,而且增加了公民意识、语文能力、平民阶层的大学之路等内容。每个专题后附有作者本人与读者的通信,对大学生普遍感兴趣却没能在正文中详细阐述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比如如何看待双学位、要不要当学生干部等。
推荐理由:
作者是一位年轻的毕业生,对高等教育的沉疴和大学生面临的困境了如指掌。加上深刻的思想和幽默的语言,这本书足以让每一位读者醍醐灌顶,痛快淋漓。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它会成为中国最畅销的大学生指南读物了。
2.《上大学为了什么:职业规划从校园开始》
作者:(美)亚历山德拉•利维特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索书号:G647.38/47 馆藏地:社科阅览区二(辽河路校区)书库二(巫山路校区)
作者简介:
亚历山德拉·利维特,从二十出头开始,在美国的各大公司里工作了将近十年。她最近服务的公司是CA公司。在此之前,她是爱德曼国际公关公司的客户经理,为多家全球500强公司提供宣传推广服务,其工作深受好评。她曾服务过的公司有:微软公司、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菲利普-莫里斯。
内容简介:
在大学里,年轻人过着穿牛仔裤、打篮球、每天只上三个小时课的悠闲生活,可为了毕业后更好地找到满意的工作,从现在你们就需要一些指导,帮助你们在严酷的现实工作中如鱼得水。如何让你的简历越过前台或人事部的垃圾箱,直接送到老板手中;了解办公室密语;当你的事业处于低谷时,如何渡过难关;怎样与难相处的人打交道;当你要求加薪或升职的请求被拒绝时该怎么处理;升职后如何和下属建立融洽的关系;找到新职位时,如何潇洒的离去学着觉察失业的前兆。
推荐理由:
无论你是正在陷入青年危机,还是希望得到有关职场方面的指导,读读这本书吧。它将教给你如何规划自己的事业之路,如何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和决定,从而使你的事业走上正轨并不断向前挺进。
3.《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美)莫提默·J.艾德勒 (美)查尔斯·范多伦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索书号:G792/32
馆藏地:社科阅览区二(辽河路校区)书库二(巫山路校区)
作者简介:
莫提默•J•艾德勒,以学者、教育家、编辑人等多重面貌享有盛名。除了写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外,以主编《西方世界的经典》并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而闻名于世。
查尔斯•范多伦,先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后因故离任,和艾德勒一起工作。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一方面将本书1940年初版内容大幅度增补改写。因此。本书1970年新版由两人共同署名。
内容简介: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你的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推荐理由:
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不论什么时候读,都不能不叹服作者对阅读用心之深,视野之广。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这是一本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
4.《影响力》
作者:(美) 罗伯特·西奥迪尼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H019-49/118
馆藏地:社科阅览区二(辽河路校区)语言文字书库(巫山路校区)
作者简介:
罗伯特·西奥迪尼,“影响力教父”,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全球知名说服力研究权威。他先后在北卡来大学以及哥比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利桑那州立大学教多年,从事社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名誉退休教授。西奥迪尼其生涯来研究影响力,在服、从和判域享有广泛的国声誉。因其在商道德和政策用方面所做的前沿研究,常被称影响力教父。
内容简介:
本书是西奥迪尼的社会心理学经典作品,在书中,作者从专业角度为读者阐释了顺从他人行为背后的六大基本原则: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总是容易上当受骗。本书对于商业人士以及广大普通读者有深远的意义,教你学会对顺从业人士说“不”,帮助你成为一个真正对他人有影响力的人。
推荐理由:
西奥迪尼经典作品,风靡全球30载,被引述率高居当今社会心理学之冠,《财富》杂志鼎力推荐的“75本商业书”之一。
5.《人性的弱点》
作者:(美) 戴尔·卡耐基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索书号:C912.1/397
馆藏地:社科阅览区一(辽河路校区)书库一(巫山路校区)
作者简介:
戴尔·卡耐基,被誉为20世纪人类很伟大的人生导师,也是有名的成功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人际关系学鼻祖,美国有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大师,西方现代人际关系的奠基人。他的一生就像美国历目前很伟大的总统林肯一样,在平凡中创造了不平凡。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卡耐基一生中丰富、生动的人生经验汇集读本,也是一本记录成千上万人如何摆脱心理问题走向成功的实例汇集。在书中,卡耐基提供了一套自我解忧的公式,其中的建议与忠告如良师之益言,帮助读者调整心理状态,开创全新人生。
推荐理由:
本书是戴尔·卡内基成功学的奠基之作,荟萃了卡耐基思想理论的精华。本书作为一本实用的人际关系著作,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出潜藏在人们体内的弱点,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自己,并不断改造自己,从而能有所长进,直至取得最后的成功。
6.《拖延心理学》
作者:(美)简.博克 (美)莱诺拉.袁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B84/233 馆藏地:社科阅览区一(辽河路校区)书库一(巫山路校区)
作者简介:
(美)简·博克,(美)莱诺拉·袁,她们两人是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资深心理咨询师。她们从1979年开始就为学生中的拖延者创设了第一个团体治疗课程。 她们一直致力于为全美国的学生、公司组织和公众团体提供治疗的心理工作坊和专题演讲方面的服务,终年活跃在伯克利、斯坦福大学的讲坛。
内容简介:
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服拖延问题,她们提供的方案极为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本书还考虑到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文化诉求,以及诸如注意力缺失紊乱症、执行功能障碍症等神经认知问题对拖延的影响。本书甚至还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边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实用性建议。
推荐理由:
本书的两位作者基于他们倍受好评和极具开创性的拖延工作坊和从众多心理咨询领域中汲取的丰富理论和经验,对拖延作了一次仔细、详尽、有时也颇为幽默的探索,精准地找到了拖延症的根本原因。并且它能帮助你减轻拖延,更好地享受生活。
7.《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与猜想》
作者:(美)乔治·伽莫夫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社
索书号:N49/553 馆藏地:自科阅览区一(辽河路校区)书库二(巫山路校区)
作者简介:
乔治·伽莫夫,美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普作家。伽莫夫兴趣广泛,在多个科学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他提出了α衰变理论和β衰变的伽莫夫-特勒选择定则;与勒梅特一起早提出了天体物理学的“大爆炸”理论;还提出了生物学“遗传密码”的概念。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20世纪以来科学中的一些重大进展。先漫谈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然后用一些有趣的比喻,阐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并讨论了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如基本粒子、基因)和宏观世界(如太阳系、星系等)方面的成就。
推荐理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奖得主乔治·伽莫夫的代表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畅销70余年,启迪了无数年轻人的科学梦,影响了几代人。荣获“20世纪百部科普佳作”称号,清华大学校长推荐。内容从数学到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视角广阔,比喻生动,趣味性强,适合广大读者,尤其是学生和科学爱好者阅读。
8.《艺术的故事》
作者:(英)E. H. 贡布里希 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
索书号:J110.9/112 馆藏地:艺术书库(巫山路校区)
作者简介:
恩斯特·贡布里希爵士生于维也纳,并在维也纳大学攻读美术史。1936年移居英国,进入伦敦大学瓦尔堡大学。曾任牛津大学斯莱德美术讲座教授,哈佛、康奈尔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并于1972年被英王授封勋爵。主要学术著作有《艺术的故事》《秩序感》《象征的图像》等。贡布里希善于以简明晓畅的语言来表达严肃的题目,以便初入门者能轻松学习。
内容简介:
本书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带领你领悟美的书籍,适合每一个对人类如何追寻美的足迹产生兴趣的人。你可以是跟艺术毫无关系的平常人,也可以是艺术殿堂的弄潮儿,又或许你曾经游历了世界各大博物馆,又或许你从未踏足过他乡异土……总之,当你慢慢跟随作者的脚步,触摸艺术,你会感觉心情愈加开朗,澄净。你会发现我们和八千年前的人类心灵相通,那些遥远时代的艺术作品仍轻轻敲打着我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