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1日图书馆入库新书323种、821册,其中人文社科类278种,自然科学类45种。两校区入库新书详细种、册数如下表:
校区 | 阅览区(书库) | 种数 | 册数 |
辽河路校区 | 自科阅览区一 | 22 | 41 |
自科阅览区二 | 23 | 34 | |
社科阅览区一 | 56 | 96 | |
社科阅览区二 | 13 | 21 | |
社科阅览区三 | 167 | 313 | |
社科阅览区四 | 15 | 30 | |
巫山路校区 | 书库一 | 130 | 139 |
书库二 | 95 | 96 | |
艺术书库 | 30 | 42 | |
语言文字库 | 8 | 9 |
读者可通过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查询详细信息,一般入库新书放置在馆藏地新书架上一周。http://libsys.czu.cn:8080/newbook/newbook_cls_browse.php
1.《可复制的沟通力》
作者:樊登 索书号:C912.13/25
馆藏地:社科阅览区一(辽河路校区) 书库一(巫山路校区)
内容简介
樊登认为,沟通的技巧和修自行车的手艺一样,是要学习的。光学还不够,还要刻意练习才行。沟通的目的是尊重与合作,而非输赢。作为中央电视台前主持人、“樊登读书”App“言值”担当,樊登在本书中提炼出沟通的两大原理,梳理了沟通的十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提升沟通力的方法与技巧。
本书的两大亮点:一是知识结构化,多学科支撑,层层探明沟通机理,让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二是内容场景化,覆盖了90%沟通中的常见问题,让每个人都能即学即用,成为高效沟通者。
作者简介
樊登,“樊登读书”创始人。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博士,1999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曾在中央电视台主持《实话实说》、《12演播室》、《三星智力快车》等节目。2013年从北京交通大学辞去教职,创办“樊登读书”,至今已影响超过4000万用户。国内领导力和沟通力领域专家,传授 “可复制系列”核心课程。
2.《生僻词》
作者:何诚斌 索书号:H12-49/23
馆藏地:社科阅览区二(辽河路校区) 语言文字库(巫山路校区)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有关生僻词的语言文字类作品,收录了作者在阅读过程中遇见的40个有文化含量、个性特别的生僻词。这些生僻词是古籍中的常客,却在当下的生活中极少遇见,但它们内涵丰富、典雅优美。作者以自身的阅读经验和人生经历诠释这些艰涩难懂的生僻词,希望借由这一点文墨,能让读者窥见文字背后浩如烟海的文化积淀,让更多人懂得欣赏文字端庄、典雅的美。书中旁征博引各类典籍,以呈现生僻词出现的场景和使用的频率,读者可从中了解生僻词的使用和价值,从而加深对生僻词的认识。
作者简介
何诚斌,1965年9月出生,安徽怀宁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出版著作:散文随笔集《老儿戏》、《心随万物转》、《文心开朗如满月》、《皖江历史人物散记》,长篇小说《我的红楼》、《小柏和外星犬》、《跳蚤穿上红衣裙》、《丝难》,传统文化作品《中庸处世智慧》、《〈庄子〉新悟》、《佛说人性与心灵感悟》。
3.《昨夜蓝空的辰梦,今朝眼底的万花》
作者:宗白华 索书号:I267/1837
馆藏地:社科阅览区三(辽河路校区) 书库一(巫山路校区)
内容简介
中国美学大师宗白华美学散文精选集。收录了《美学的散步》、《美从何处寻》等经典美学散文四十余篇。宗白华先生一生著述不多,本精选集几乎汇集了其一生精要的美学篇章。如何在愈益紧张的世界里,保持住人间的诗意和生命的憧憬,宗白华的美学散文正好能给我们以这方面的启迪。
作者简介
宗白华(1897-1986),生于安徽安庆。哲学家、美学家、诗人。1920年赴德留学。1925年回国,任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1952年起,担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等。宗白华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宗白华全集》及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
4.《遥远的怀念》
作者:季羡林 索书号:I267/1842:1
馆藏地:社科阅览区三(辽河路校区) 书库一(巫山路校区)
内容简介
《遥远的怀念》是季羡林散文精选集。收录了季羡林写人纪事的散文代表作《我和济南》、《遥远的怀念》、《回忆陈寅恪先生》等五十余篇,全面展现了这位国学大师与老舍、冯至、郑振铎、朱光潜、周作人等的交往情形。季羡林的散文,幽默风趣,真挚淳朴,平易天然,既真挚朴雅严谨,又带有缓慢舒散的情调,在当代散文作家中显得别具一格。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8.6-2009.7.11)山东临清人,中国著名文学家、国学大师、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终身教授。
5.《文明的边疆:从远古到近世》
作者:张国刚 索书号:K203/230
馆藏地:社科阅览区三(辽河路校区) 书库二(巫山路校区)
内容简介
从远古到18世纪,规模尤为宏大的文明交流互鉴,就发生在横贯亚欧的丝绸之路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始于文明之间的相互吸引,它之所以能够延续千年,根本动力在于人类共有的对财富的渴望,以及对美好文明的向往。
《文明的边疆:从远古到近世》是一部丝路文明新解之作。书中从大范围、长时段、历史纵深的角度,考察欧亚各民族在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往,将这段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划分为四个宏大的篇章:从史前丝路到凿空之举,远古的东方与西方首次相遇;汉唐时期诸神入华,四大文明体系在西域边地汇流,开始形成多元贸易和文化交流网络;宋明之际,香药东来、瓷器西去,华夏物产经由海上丝路到达中亚,远迄欧洲;至晚明盛清,传教士东来,拉开了中国与欧洲从想象异邦走向东西之辩的文明互鉴的帷幕。至此,丝绸之路终将亚非欧三大洲,亦即近代以前的文明世界紧密联系起来。
作者简介
张国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为德国洪堡学者,在欧洲留学和执教多年。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与中西文化关系史。曾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十届“中国好书奖”、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等。近年来的著作有《唐代家庭与社会》、《<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中西文化关系通史》、《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资治通鉴启示录》、《治术:周秦汉唐经世之道》、《大唐气象:制度、家庭与社会新论》等。
6.《吃茶知味》
作者:白子一 索书号:TS971.21/54
馆藏地:自科阅览区二(辽河路校区) 书库二(巫山路校区)
内容简介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里载着神州大地的山川风物,含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做茶制茶的智慧,盛着唐宋以来中国文脉的喜怒哀乐。
知识只有扎根在泥土里,才能开出美丽的花。这位80后的茶人踏遍国内外的茶区和终端市场,从土壤、气候、小环境研究起,再探究地方文化对一杯茶的影响,尽可能用通俗易懂和有趣的语言把茶里的事儿讲给你听。
作者简介
白子一,国家茶艺、评茶大赛特邀评委,国家茶艺、评茶技师、资深茶道讲师,幼时在云南茶区长大,中央财经大学毕业进入投行,后辞去工作转身做自己喜欢的茶事。每年都行走于各个茶区,寻茶、做茶、研究茶。代表作《寻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