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工朗读者 第四十八期

发布人:图书馆发布时间:2021-01-05浏览次数:557




“折衷派”代表人物儒医王肯堂  

在常州金坛民间,流传着一则关于神医的故事。明朝万历年间,一农家女因难产而死。出殡时途经茶馆,被一长者发现棺材底下有鲜血滴下,即伸臂拦住并问清死因,又围着棺材转了一圈说,此妇可以复生。请死者家属打开棺盖后,他又搭脉又针灸,不一会,只听“哇”的一声,孩子落地,母子都获救了。这位神医就是明代著名儒医、“折衷派”代表人物王肯堂。  

王肯堂,字宇泰,又号念西居士,江苏常州人,出身于常州金坛的官宦之家。王肯堂幼年时期,因母亲病重,亲眼看到庸医乱投药石,差点误了母亲性命,认为“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于是发愤习医,挑灯夜读,求教各方名医,遍收民间偏方,医术日渐高超,求治的病人也越来越多。但在封建社会中,人们视科举考试为读书人唯一正途,唯有中举才能光宗耀祖,于是在父亲王樵的逼迫下,王肯堂只得弃医,专攻仕途。他20岁中举,30岁登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参与国史编修。著有《尚书要旨》、《尚书过庭录》、《论语义府》、《五经义府》等经学著作,誉满馆阁。  

万历二十年,王肯堂返回家乡,在金坛东门外禅寺内为乡人治病。他研习古籍医方,结合诊治实践,不断探索、比较、归纳、总结,逐步形成自己的诊疗风格。他早在少年时期,就对汉代名医张仲景尊崇备至,明确指出治伤寒大法同样可治杂病。成年后,对金元以来各医派的长短得失进行深入研究,主张治病必须结合具体症状和多方面情况,因人而定,拘执一派,无异于刻舟求剑,胶柱鼓瑟。所以他临症务求做到方因法变,药随症转,对寒、热、攻、补,无所偏好。由于他的医术高明,拜师者也纷至沓来,浙江嘉善人高隐、江西南昌人张綍、安徽新安的闵承绍都是王肯堂的得意门生,尤其是浙江嘉善的高隐,身承师教,被誉为“卢扁”。  

在传医、诊治之余,王肯堂广泛收集历代医学文献,用心研读,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心得体会,并结合长期临证经验,历时11年,编成《证治准绳》共44卷,具有医学全书性质。该书以论证治,所以总称《证治准绳》,论及的科目和病种广泛,都是先综述历代医家的治验,后阐述自己的观点,不仅条理分明,而且立论平正,不偏执于一家,故广为流传,多为后人所习用,王肯堂也被后世医家视为“折衷派”代表人物。《四库全书总目》高度评价王肯堂的《证治准绳》说:“其书采庶繁富,而参验脉证,辨别异同,条理分明,具有端委;敢博而不杂,详而有要,于寒温攻补,无所偏主。”  

他的医学著作对整理保存我国古代医学文献,弘扬祖国医学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朗读者:20汉一 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