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人文始祖季札
在常州名胜红梅阁东南耸立着一座八面七级的文笔塔,塔下有一座嘉贤石坊,这位被纪念的嘉贤就是司马迁称颂的“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的“闳览博物君子”——常州人文始祖季札。
公元前547年,吴国国君馀祭将延陵(今天的常州)分封给季札做采邑,掀开了常州有文字记载的第一页,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季札也被称为延陵季子。
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诸樊、馀祭、馀眛、季札。吴王寿梦认为季札博学多才、豁达贤能,一心想传位于他,季札的三位兄长及吴国朝野都希望季札继承王位。但季札认为“礼之大节不可乱也”,坚持不受王位。他第一次让位于长兄诸樊,第二次让位于馀眛的长子、侄子僚,第三次让位于诸樊的长子、侄子光。季札“三让王位”的故事,成了常州人自豪的“延陵世泽,让国家风”的典故,这种谦让精神,绵延流传至今。
在古代音乐理论中,“周乐”是一套集诗歌、音乐、舞蹈为一体的综合表演,有的是唱颂周先王的史诗,有的是祭祀的乐舞,有的是反映民风民俗的歌谣,“周乐”的文化地位很高,季札早就心向往之。在访问鲁国时,鲁国国君特地满足了季札观赏周乐的要求。在欣赏完表演后,对每一个舞蹈、每一段音乐、每一句歌词,季札都会作出恰当、中肯的评论与赞美,并推断出时代风貌和地域特色,推断出各诸侯国的政治明暗、民风厚薄、国运盛衰,显示出季札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音乐素养、杰出的鉴赏能力,他的评论也成为古代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有系统、最具体的乐评。“季札观乐”的故事也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千古佳话。
徐国地处淮,是季札北上出访的必经之地。徐君是一位好客的主人,听说季札路过,执意要殷勤款待季札。吴国的铸剑是闻名于世的,徐君看到季札的闪着耀眼光辉的青铜佩剑,十分爱慕。季札为佩剑被主人赏识感到高兴,但因为佩剑是出访使节最重要的信物,便决定出访结束后再将宝剑赠给徐君。当季札完成出访使命,再次来到徐国,徐君已经去世。季札到徐君墓地表示悼念,并郑重取下佩剑,挂到墓旁的树上,表示赠与徐君。随从疑惑不解,季札说,我当时既已允诺赠剑于徐君,怎能因为他的去世而违背自己的承诺呢?季札“冢树挂剑”的故事,让讲信义、重承诺的精神,千百年来,在常州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蔚然成风,不断演绎和传承,如洪亮吉为黄仲则素车白马千里送柩,唐驼为报张謇知遇之情广植兰花于墓前,成为常州人文美德的精神源头。
季札晚年住在延陵舜过山(今江阴市申港西),过着耕读的隐居生活。公元前484年去世,享年90余岁。由于季札是一位见闻广博、睿智贤明、知礼守法、贤名远播的君子,被后世江南乃至全国的吴姓族人尊奉为开基祖先,称延陵吴氏。世世代代的常州人民对季札崇敬仰慕有加,常州城内有数处季子祠,如红梅公园有嘉贤坊、石碑坊;人民公园有季子亭,厅内有石碑,刻有季子像,供后人瞻仰纪念;属于吴地的丹阳市十里镇也有季子庙,大殿里供有季子像,院内有十字碑,至今香火旺盛。(朗读者:20汉一 曹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