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的“钉靴节”
常州的许多老节,有的与民间信仰有关,有的则与观测气象有关,其中,九月十三“钉靴节”就是其中一个与气象有关的民间节日。
钉靴,也叫钉鞋,是旧社会在冬春季节雨雪冰冻天穿用的。式样像老式棉鞋,鞋底钉上特制的圆形铆钉,绱好后揩上几次桐油,晒晾风干变成蜡黄泛红色即可穿用。用后剔除嵌入鞋底的烂泥,用板刷刷干净挂起来晾干,雨天谁出门谁穿,穿旧了还要给子女穿。20世纪30年代,虽然已经有了胶鞋(常州人喜欢叫“套鞋”),但一般家庭还是舍不得买那洋货,还是靠手工缝制、省钱耐用的钉鞋,因此,钉鞋还是每家每户常备的雨具。
“风雨近重阳”的诗句,说明了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气候多变,时有阴雨降温。常州人习惯以这一天的晴雨来预测冬春气候趋向,所以,常州民间有“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晴”的谚语。光绪版《武进阳湖县志》里有“十三日曰钉鞋生日”的记载“九月十三晴,钉鞋挂断绳”——因为九月十三若是晴天,表示一冬都是晴天,就用不着穿钉鞋,以至于挂钉鞋的绳子都老化断裂了。
是晴天,还是雨天,关系到老百姓要不要穿钉鞋,自然也关系着钉鞋的皮匠生意好不好。常州民间有一句俗谚“九月十三晴,皮匠老婆要嫁人;九月十三落,皮匠老婆好吃肉”。一冬一春老是晴天,钉鞋穿得少,鞋子不容易损坏,人们也就不会请皮匠绱鞋,皮匠的生意清淡,他的老婆岂不要跟人跑了?而久雨的冬天,老百姓钉鞋穿得多,容易损坏,皮匠绱鞋的生意好,收入多了,老婆自然有余钱吃肉了。
当然,俗谚只是民间夸张幽默的说法而已。重阳这一天的晴雨,能主一冬一春的气候,也缺乏科学依据。但常州民间借“钉靴节”这一个民俗,来提醒人们随时做好晴雨两种准备,不失为一种未雨绸缪的警策之言。(朗读者:19汉二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