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工朗读者 第三十二期

发布人:图书馆发布时间:2020-12-14浏览次数:477



常州“大麻糕”

  常州大麻糕是常州著名的传统食品之一,始创于清代咸丰年间,由仁育桥畔的长乐茶社王长生点心师傅首创,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北方的烧饼,顾名思义,此饼好像是“烧”出来的。常州的麻糕不是“烧”出来的,而是“烘”出来的。走过烘麻糕的麻糕桶,飘出的一阵阵香味,就会让你挪不动脚步。被评为“中华名小吃”的常州大麻糕,之所以色香味俱佳,麻糕上面的芝麻功不可没。麻糕的名称就是来自于上面的一层诱人的芝麻,而且非得要白芝麻不可,黑芝麻是不能用来做麻糕的,黑芝麻的品相远不能与白芝麻相比。哪怕是在物质十分匮乏的时代,宁可麻糕上面一粒芝麻没有,做麻糕的师傅也绝不会用黑芝麻来代替,尽管是没有芝麻光遢遢的“光糕”,常州人仍习惯称为“麻糕”。

  在常州叫了150多年的麻糕,出了常州就不叫麻糕,上海人称为大饼,北方人称为烧饼,就只有常州人敢把这饼状食品称为“糕”,这是因为常州大麻糕的制作远比“饼”来得精细、考究。常州大麻糕从选料、配料、油酥的制作、馅芯的配制、面粉的发酵、酵面的用量、油酥馅芯的配比,直至一道道的成形工艺、烘烤的时间、火候的把握都要十分讲究和规范,即使是麻糕出炉都要用特制的铲子、兜子,才能把大麻糕从麻糕桶中取出。正是凭借这套精致的制作工艺和规范化操作,常州的大麻糕才会闻名遐迩,久负盛名。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上海城隍庙的九曲桥畔有一家点心店就挂牌“常州小麻糕”,尽管是仿制常州大麻糕,尽管口感也不如常州大麻糕,但因为挂牌常州麻糕,居然生意也不错。

  在常州民间流传着一句用常州方言品评麻糕的口头禅:“一块麻糕十八个咾”。意思是说常州大麻糕有十八种吃法。大麻糕的形状有:大咾(大的)、细咾(小的)、长咾(长的)、圆咾(圆的);表面的芝麻有:多咾(多的)、少咾(少的);麻糕烘烤程度有:焦咾(焦的)、老咾(烘烤得正好)、嫩咾(欠火候);手摸的感觉有:冷咾(冷的)、热咾(热的);馅儿有:甜咾(甜的)、咸咾(咸的)、椒盐咾(甜咸混合);吃口有:软咾(软的)、硬咾(硬的)、松咾(松的)、僵咾(僵的)。这是150多年来常州人吃麻糕的经验之谈。当然,随着制作工艺的提高和制作水平的传承,如今的常州大麻糕已不止这十八个咾。    

  常州大麻糕,作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常州人的口福和骄傲,也是常州人迎接四方宾客的一份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