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占领了这颗星球,历经高温、酷寒或干旱等极端条件,到现在病毒仍然无处不在。千百年来,人们与病毒、流行病博弈、抗争、共存,人类的社会文明和历史进程也被这些看不见的威胁影响着。
这是一份战“疫”书单,在其中我们可以看见自然的力量、生命演化的神奇、病毒的生存秘密、人性的光辉与文化传奇。愿这些书籍给予我们一些勇气和信心。
1.《致命流感》
索书号:R511.7/5 馆藏地:自科阅览区一(辽河路校区)书库二(巫山路校区)
作者简介:杰里米·布朗(Dr. Jeremy Brown)(美),一位资深的军医和急诊科医生,在伦敦大学医学院取得博士学位,随后前往波士顿医疗中心进行急救医学实习。曾任华盛顿大学急救医学系研究主任,在此期间,他带领团队建立了一套HIV的筛查程序,一种针对肾绞痛的新疗法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三项许可。目前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急救护理研究办公室负责人。发表有四十余篇同行评审的论文和四部专著,包括两部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急救教材。
内容简介:杰里米·布朗博士探究了人类发现流感病毒并与之抗争的历史,审视了与流感相关的若干重要问题:流感为什么难以治愈?病毒如何变异、传播和致病?复活1918流感病毒,引发了关于信息双重用途的争论,有关病毒的实验室研究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强大的报告制度和数据分析,被应用于流感趋势预测,它们能够准确预测下一次大流行的到来吗?我们在社会政策、物资储备、医疗体系、媒体应对等方面,为迎接大流行性疾病做好准备了吗?是流感本身更致命,还是流感导致的社会恐慌更致命?流感为什么有季节性?哪些因素影响流感的爆发?在对抗流感的过程中,药物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还是仅仅给了人们一种安全感?达菲是神药还是骗局,或是介于两者之间?我们距离找到一种有效的流感疫苗还有多远?
推荐理由:本书在提供全面综合的历史的同时,探索一条治愈流感的未来路线图。我们不知道下次病毒大流行会在何时何地发生,但我们可以确定它会发生。经验和教训,也许是人类拥有的可以与之抗争的免疫力。
2.《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
索书号:R511.7/4 馆藏地:自科阅览区一(辽河路校区)书库二(巫山路校区)
作者简介:约翰·M·巴里,美国作家、历史学家,曾任记者和足球教练。常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财富》杂志、《华盛顿邮报》等撰稿,也经常以特约评论员身份出现在美国各大广播公司的节目中。
内容简介:大流感指的是1918—1919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过去估计全球死亡人数约2000万,新的估计数字为5000万—1亿。这个数字不仅高于历年来命丧艾滋病的人数总和,更远超中世纪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本书作者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重绘1918年的惨状,为我们再现了这场致命瘟疫发生、发展及其肆虐全球的过程。
在本书中,作者多线索展开论述,纵横交错地记述了有史以来极具毁灭性的流感故事,以及20世纪科学与医学发展的历史。本书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科学、政治与疾病传播互动的过程,并述及传统医学演化至现代医学的重要里程碑,以及当年科学家、医学工作者等在巨大压力下所显示出的勇气或怯懦,信仰、价值观、研究态度和方法……
推荐理由:美国科学院年度医学类图书,时代楷模钟扬领衔译著!重温1918大流感历史教训,反思现代社会传染病应对之策,如果新一轮疫情必不可免,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
3.《逼近的瘟疫》
索书号:D58/9 馆藏地:社科阅览区三(辽河路校区)书库一(巫山路校区)
作者简介:劳里·加勒特(Laurie Garrett),美国著名女记者,是获得皮博迪奖(The Peabody Award)、乔治 · 伯克奖(George Polk Award)和普利策奖(Pulitzer Award)三大著名新闻奖的第一人。
内容简介:在这本如惊悚小说一般让人紧张不已的纪实作品中,作者以令人信服的口吻告诉大家:人类在与瘟疫的战争中打了败仗。
反观此书问世的几十年间,艾滋病已从非洲和美国爆发,逐步蔓延到全世界;一度被消灭的疟疾又在热带地区死灰复燃,杀伤力超过以住;具有抗药性的病菌卷土重来,以惊人的速度感染新的人群;SARS曾在几个月间肆虐于中国大地,吞噬了许多鲜活的生命;禽流感连续多年在世界各地此伏彼起,不断传来死人的消息……事实说明,作者并不是在危言耸听。
推荐理由:假如你热爱生活,珍惜健康,你应该读一读这本书。毕竟,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人命关天。
4.《鼠疫与近代中国》
索书号:R197.1/4 馆藏地:自科阅览区一(辽河路校区)书库二(巫山路校区)
作者简介:饭岛涉,日本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历任大阪市立大学文学部助手,国立横滨大学经济学部准教授、教授,现为青山学院大学文学部教授。主要从事东亚社会经济史、疫病医疗史研究。
内容简介:该书是东亚地区较早自觉以医疗社会文化史的理念和方法探究中国疾病史的开创新研究。其通过比较广泛收集利用方志、海关报告、地方档案和报刊等资料,在比较系统地梳理了晚清民国时期发生在中国(包括港台)鼠疫以及霍乱等重要疫病的基础上,将疫病作为理解中国卫生“制度化”(也即卫生行政化)的契机,对近代中国引入和实施卫生行政过程的梳理进行了颇为全面清晰的梳理,并进一步在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脉络中,探究了卫生“制度化”对于中国近代化历史的意义以及其特点和问题。
推荐理由:主要写了晚清民国时期中国鼠疫及其他传染病的发生、治疗情况,是目前中国近代卫生史研究中具有重要学术地位的研究著作,引用很多一手资料,值得一看!
5.《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索书号:I712.55/107 馆藏地:社科阅览区三(辽河路校区)书库一(巫山路校区)
作者简介:理查德·普雷斯顿(RICHARD PRESTON ),美国非虚构作家,《纽约客》撰稿人。他曾获得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颁发的防疫斗士奖,也是有史以来唯一以非医师身份获奖的得主。
内容简介:1989年11月,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雷斯顿城发生过埃博拉病毒事件。这个小城位于华盛顿特区以西24公里处,晴朗的天气里人们都能在雷斯顿城的高层建筑上望见华盛顿纪念碑那米黄色的尖顶。这里的灵长类动物检疫中心接收了100只从菲律宾进口的食蟹猴。没过几天,两只死亡。
理论上,少量动物死亡是很常见的。令人不安的是,不到一个月,又有29只猴子死亡。随着猴子死亡相继增加,科研人员渐渐逼近真相:猴子感染了一种未知的病毒。在大量研究下,他们认为这是埃博拉病毒。最后,美军出动将大楼封锁,所有动物处死。幸运的是,在目前已知的五种埃博拉病毒中,这种雷斯顿型亚型只感染灵长类动物,让人类逃过一劫。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人命关天”的书,艾滋病、SARS、埃博拉、寨卡,文明与病毒之间,只隔了一个航班的距离。这不只是一个病毒的故事, 它关系着人类的无知、贪婪、勇气和牺牲,以及面对大自然时的敬畏。真实,远比想象的更惊悚。
6.《疫苗的史诗》
索书号:R18/15 馆藏地:自科阅览区一(辽河路校区)书库二(巫山路校区)
作者简介:让-弗朗索瓦·萨吕佐(Jean-François Saluzzo),病毒学专家,曾供职于巴斯德研究所,后于赛诺菲巴斯德公司工作并主持该处抗病毒疫苗的生产。作者现任世卫组织顾问,负责向新兴国家传播疫苗研发技术。
内容简介:当艾滋病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肆虐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后,当地居民的平均寿命下降了整整20年。直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研制出艾滋病的相关疫苗……在这个时代,疫苗常常成为公众舆论挞伐的箭靶,上面的例子也许能提醒大家,在20世纪人类平均寿命的巨大增长中,疫苗起到了多么重大的作用。
疫苗的研制与改进是一部人类的史诗,也是科学与工业的传奇。人类一步步攻克了狂犬病、脊髓灰质炎、乙肝、黄热病……作者娓娓道来的笔法不仅引人入胜,还回答了关于疫苗制造、疫苗成分与艾滋病疫苗研制等相关问题。当然,书里也没有回避疫苗引起的争议,例如乙肝与麻疹疫苗被认为可能导致多发性硬化症与自闭症。然而事实当真如此吗?
推荐理由:世界卫生组织顾问、病毒学专家萨吕佐为你揭开疫苗纷纷扰扰的历史序幕,带你目睹曾经病毒肆虐的人间,直击疫苗发明与制备现场,一出出令人屏息的悲喜往事将在此上演。
7.《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索书号:R363.1/2 馆藏地:自科阅览区一(辽河路校区)书库二(巫山路校区)
作者简介:乔治·C. 威廉姆斯,美国演化生物学家。生前是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生物学教授。由于其对演化生物学的卓越贡献,与E.迈尔、J.M.史密斯荣膺1999年“克拉福德奖”。道金斯称他为“美国最受尊敬的演化生物学家之一”。伦道夫·M. 尼斯,美国医生、演化生物学家,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演化与医学中心主任。
内容简介:有没有想过,人为什么会发烧、发炎?孕妇的“晨吐”是什么原因?为什么许多人小时候不爱吃青菜,长大之后就爱吃了? 焦虑、抑郁和精神疾病这么糟糕,自然选择为什么留下了它们?
演化理论是人类理解自然规律的重大突破。人是演化的产物,人类健康的方方面面自然也遵循演化规律。主流生物医学 探究疾病的生理过程、分子机制, 进而对症下药、精准治疗。在本书中,作者主张从演化的视角审视人体、疾病、衰老等健康议题, 别开生面,旁征博引,启发思考,对广大普通读者及专业人士都不无裨益。
推荐理由:“没有演化之光,医学的一切问题都无法得到理解。”读过本书,相信你看待人体与疾病的眼光会有所不同,对演化理论也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8.《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认识主宰你健康与快乐的90%微生物》
索书号:R37/2 馆藏地:自科阅览区一(辽河路校区)书库二(巫山路校区)
作者简介:阿兰娜·科伦(Alanna Collen),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生物学学士及硕士,伦敦大学学院演化生物学博士。阿兰娜是一位经常旅行的动物学家,也是研究蝙蝠回声定位的专家,后意外成为热带疾病的收集者。
内容简介:作者以演化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微生物与人类自古以来的共生关系。微生物的基因也是我们基因的一部分,只不过它们演化的速度更快,足以顺应人体的需求做出调整。然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却破坏了体内“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平衡,例如抗生素虽然可以救命,但也会杀死对我们有益的微生物;现代人高脂、高糖、低纤维的饮食习惯,让体内的“肥胖”微生物和“纤瘦”微生物比例失衡,进而引发肠道疾病,增加身体组织发炎的机率;剖宫产和配方奶粉的盛行,剥夺了新生儿从母亲身上接收益菌的机会,甚至提高了感染坏菌的风险。
推荐理由:虽然我们不能改变自身的“人类基因”,却可以培养、改善我们体内的微生物。看完这本书,你会开始爱护住在你体内的微生物——那另外90%的你。
点击下载阅读: